
5月,京城一秒入夏,
然而建发业主们的内心却都是一样“拔凉”。
并且,面对开发商傲慢的冷处理,
(相关资料图)
焦灼与心寒交替的季节里,他们还要漫长受困
本图来源自网络 如侵权可配合删除
#01
铁路到我家 不足90米
建发在昌平的第一个刚需盘,叫做珺和府。
作为早早入局昌平南的前辈,靠着区域红利以及颇吸引人的南派建筑风格,它吃到了时间红利,快速告罄。只不过签约未几,业主们已多少发现了“猫腻”:
图源:小红书
所以,当买房人们面对昌平第二个建发盘-文源府时,已经积累经验,十分关注样板间的录像、存档。
但总归,开发商还是高了一丈。
“得到消息后,我自己一个人想去工地听听噪声,找一下所谓90米的“废弃”铁路,结果7点半才到,天好黑,也没有路灯,路上坑坑洼洼,迎面而来的都是灰尘,什么也看不清,耳朵边萦绕的都是各种噪音,还有高架上一趟又一趟的昌平线地铁”——这是网友@红眼睛star 的自述。
图源:微博
2023年初,建发文源府的业主群“炸”了。邻居们无意中看到一则消息,并从政府网站上得到了求证——2022年8月,政府已公示了S2复线市郊铁路的规划,将公交化常态运行,白天载客,晚上货运。
这条昼夜运行的地上轨道,距离文源府不到90米。而业主们均表示,买房时建发并未将此不利因素告知。
对此,建发的态度颇为“委屈”,因为购房合同中确实特意让业主签名、确认了“不利因素”知晓。合同中,这条不利因素被描述为:项目西侧200米内存在现状空地,规划与用途以政府部门为准。
已公布近半年的规划,被轻描淡写为“空地”,建发是同样不知情,还是刻意遮掩?无从凭证。
业主们自嘲的说,比起“房地产黑话”,我们那些互联网黑话实在不算什么。
#02
消失的商业楼
在规划上花心思,建发内部各项目的确实现了一以贯之。无论南北,也不分改善还是刚需。
比如,看下边这张图,在价格/面积相同的前提下,您是否会优先选择北侧首排的房源?
大部分业主是这样选择的,抱着想要北眺湿地公园的憧憬——那么北向一定会设置成书房,低头圣贤书,抬头望春光明媚,以及南囿秋风。
然而如果看过官方规划图就知道,这些业主们实际抬头望到的,应该是对面写字楼的窗,或者餐饮店的排风口。
这一次,建发准备的更充分了一些。除了和业主玩文字游戏之外,凭着自身丰富的业主维权样本,建发也在购房合同上实现了自我更新:
以上三张图源:小红书
当买房人们还在努力学习看规划、查资料、填补信息差时,话语权方已经率先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了。我的朋友猫姐2年前买的某改善盘,如今也在维权。看了这份合同,她感叹说,还好买房早,不然就连“按合同办事”这个底线诉求都守不住了。
#03
收钱,但不一定办事儿
作为南方房企的进京首作,建发不但未能呈现南派精工,似乎反而加深了人们对“南方企业”的一些刻板印象。与上述的“文斗”相比,望京养云业主遭遇的则更直接些:
图源:微博
除了首付,捆绑支付是另一个生财之道:望京养云曾要求部分业主同时购买车位、仓储、装修包三项,捆绑总金额达百万元以上。
在遭到业主抵制后,开发商又以房子不愁卖、总部有规则、车位会涨价等理由为借口,“连哄带骗”强迫业主购买。
图源:微博
而从“论迹不论心”的维度看,热衷于“收钱”的建发,似乎并不太关注“履约交付”的重任。
据多位望京养云的业主反应,项目宣传123㎡户型时声称的南北通透、全明格局,可从施工看,该户型的厨房和卫生间存在严重的光线遮挡问题,有高达75%的户数都会受影响,但开发商并没有告知,也没有在样板间里体现。
图源:微博
此外,项目涉嫌虚假宣传、消极怠工、更改沙盘等问题也遭到了业主吐槽,可以说把当初冲着“建发品质”购房业主的心都伤透了。当然,这些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决,双方还在拉锯中,估计又是一场持久战。
图源:微博
#04
反正,拿地即正义
在建发营销内部流传着一句话:拿地即正义。
这句话,他们也有个更戏谑的表达:营销卖房时流的泪,都是土拓拿地时脑子进的水。
或许,在北京建发的逻辑宇宙里,只要掌握了“地段”这一流量密码,其他都是细枝末节。
2021年,伴随着集中供地大军,厦门“过江龙”建发挺进京城,拿下崔各庄新型共产房地块,定名望京养云,在周围楼盘都以8.5万+的均价缓慢去化时,它以7万元的均价一骑绝尘,率先清盘。
资金回笼后,又先后斩获了昌平信息园、丰台新宫等三块宅地,目前销量上也都有不错战绩:
只不过,喜人的网签吸金率背后,是四个盘维权率达到了100%,且还有更多的问题在持续发酵中,这条南来的“过江龙”,在北京已被重重的负面所包围。
但或许,建发并不在意,而是继续信奉地段即正义。
那么就聊聊北京拿地吧。最近很多业内朋友都戏称,北京土拍有点“玄学”味道——为了成功摇到心仪的宅地,手握几十亿授权的大佬们穿上了红衬衫与红外套,据说建发也不例外。
最近北京又将供应不少优质地块,希望建发接下来推出的小区,能走出这座“降质”围城。
主笔|南风